饱蠹楼 109:只有大众,没有文化。
北疆的花都开好了,这条独库公路的“浓缩精华版”也恢复通车啦! @ LonelyPlanet

像独库公路一样,从伊犁州府伊宁市到昭苏县的伊昭公路,也是一条限时开放的景观公路。今天LP为你送上伊犁南线的自驾攻略,不仅涵括了伊昭公路,还包括“网红”的霍城薰衣草、那拉提草原以及琼库什台村等。
皮牙子:横扫新疆美食的神秘力量 @ 吃货研究所
皮牙子源于“洋葱”的突厥语音译,在新疆尤其是本地少数民族餐馆,你说洋葱可能大家还需要反应一下是什么,但讲皮牙子绝对能立刻心领神会。
皮牙子在新疆的地位,相当于辣椒在川渝。如果说鸳鸯锅是川渝人的底线,那烤肉放皮牙子汁就是新疆人对游客的最后温柔。为了迁就不接受皮牙子本体的朋友,新疆人特意用纱布包着碎皮牙子捏出汁来腌肉,只为坚持羊肉与皮牙子混合后鲜甜的绝妙口感。
新疆常见的皮牙子,主要分为红、白、黄三色,看似只是外表颜色不同,实际上想吃地道的新疆美食,首先就得掌握各色皮牙子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红皮牙子:色泽鲜艳,入口辛辣
白皮牙子:个大水足,甜味丰富
黄皮牙子:外形低调,炖汤必备
周杰伦《最伟大的作品》全解读,他还是那个音乐的王 @ 爱范儿

周杰伦瞬间回到过去,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以及他们的作品相遇。
马格丽特的《人类之子》。萨尔瓦多·达利《永恒的记忆》《龙虾电话》。常玉的《曲腿裸女》《聚瑞盈香》。莫奈的《睡莲》《日出印象》。蒙克的《呐喊》。还有梵高的《星空》,马蒂斯的《蔚蓝海岸》,徐志摩的《再别康桥》《翡冷翠的一夜》……
《学猫叫》可以说初代抖音神曲之王,上线一年全网播放量已经超过 73 亿,一位「神曲制作者」小兔接受《先生制造》时总结了制造爆款歌模型的特点。
第一是简单,爆款歌不需要唱功,所有人都可以跟唱,甚至没有好听不好听之分。第二是曲调好记,朗朗上口,每一句都顺着听众的预期走,听一遍就洗脑,永远忘不掉。第三是要有点花里胡哨的东西,一切为视频效果服务。
看完本文,从此不做点菜文盲 @ 博物
磨裆就是指羊后腿最靠近屁股的那一小块肉。磨裆肉肥中带瘦,以瘦为主,颜色粉嫩,绝不像里脊那样瘦而无趣。
天梯是猪的上颚外侧这一块,也就是张开猪嘴直接能看到的“上牙膛”连接牙龈的部分。
提灯就是母鸡的卵巢、输卵管以及还未来得及产出的蛋——这时还只是蛋黄。
生肠和大肠小肠盲肠十二指肠通通没关系,和上面的提灯一样,它是母猪的输卵管,有的地方也叫花肠。
鼻筋是构成猪表情的重要组织。
什么是数学摇滚?数学不及格能听懂吗? @ 哎呀音乐
节奏是数摇最具标志性的特征,相比大多数摇滚乐采用的4/4拍,数摇更多使用非标准及频繁变化的节拍(5/4拍、7/8拍、11/8拍),当乐器一同演奏时的节奏又有所不同,比如,可能鼓是3/4拍,吉他是4/4拍,贝斯又是3/4拍,给观众怪异听感的同时,最终又能对在一起,成为一首和谐的曲子,正是这种复杂结构,让摇滚“数学”了起来。
在数摇中,节奏组在乐队中的地位往往更加突出。和声方面,数摇更多采用非典型的和弦进行。歌曲编排上,相比传统的主歌-副歌循环,数摇更像是高光集锦,没有明显的主歌副歌,包含着大量不对称、即兴式的段落,但听感上也能做到悦耳、流畅。
数摇跟后摇有一定的血缘关系,因此许多曲子里只有很少,甚至没有人声,因此更加注重乐器对于氛围的营造,假如你是后摇乐迷,或者是通勤、学习、户外运动时苦于没有BGM的朋友,听数学摇滚就对了。
都30了,博格巴还没长大 @ 界外编辑部
但是,他真的不是个兽腰。而且,他对于团队的奉献精神一直保持在“苦一点我愿意,苦很多点就算了”的基准上,所以要想他踢得高兴,就必须给他配一个能把球从后腰位置推进二三十米,让他拿球位置前提的人;一个乐于无球跑动并且能积极回防,在他浪掉球权能帮着擦擦屁股的人;两个只要反击就撒丫子向前奔跑,并不在乎队友的球能不能传过来的人……
如果球队大概能配齐这些菜,他就会在进攻端释放自己无限的才华,顺便兼职做点儿防守工作。但一旦事情不太顺心,他就会进入没头脑或者不高兴模式,3天打鱼362天晒网,那些刚柔兼济的技能也会转化为自我陶醉的大联欢。
六年,一个球员最黄金的六年,踢出个毛线。
歌词越押韵就越能代表写歌水平高吗??? @ 哎呀音乐
哪怕是身为华语 Hip-hop 老炮的热狗,他早期的歌曲也大都是使用单音节的字去押韵。直到后来,创作者们一步步探索着中文说唱的道路,开始使用双押的技巧写歌,这样一来音乐也就变得更有韵律感。
而诸如「灵感充电站」这样的东西,把它当成一个娱乐工具就好,如果过分依赖,很容易起反作用,把鲜活的人变成没有灵魂的BGM制造机器。
其实写歌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,是用音符把自己内心抽象的感受较为具象且自由的描述出来,而听众透过音乐,可以看到你有趣的独一无二的人格。
盖平生从未见过如此“北京一日游” @ 国家地理中文网


本文作者陈程(@刺头王子)专注拍摄北京废弃场景5年有余(2017-2022年),终于“策划”出这场我们从未见过的——“北京一日游”。正如作者所言:我之于‘废墟’,是听故事的有缘人。”